<wbr id="4keg1"></wbr>
      1. <nav id="4keg1"></nav>
      2. 今天是:

        理事資訊
        您的位置:綠色經濟協會 > 理事資訊 > 正文內容
        國能中電白云峰:“液態陽光”技術助力完成“雙碳”目標
        理事資訊
        IGEA
        2021-07-31
        33361 瀏覽

        中國財富網訊(欣欣)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如何通過低碳技術更好實現碳中和越來越受到政府層面和企業的關注。

        近日,盤古智庫舉辦“低碳技術助力碳中和”研討會,邀請國能中電能源集團董事長白云峰就風、光、生物質聯合制儲氫,“液態陽光”助力碳中和循環利用作主題分享。


        “液態陽光”是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電解水生產“綠色”氫能,并將二氧化碳加氫轉化為甲醇等便于儲運的綠色液體燃料,未來可替代化石能源。


        白云峰首先歸納了“雙碳”目標的重要意義與潛在趨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大勢所趨,其背后是兩個方向的轉變:一是未來能源基礎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二是基于碳資產的更加扁平化、大容量、高自由度的新型資本市場的出現。


        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未來有四大板塊的產業需要高度關注。一是傳統工業節能和能源轉型板塊,二是現代能源板塊,三是“碳捕捉”和碳的資源化利用板塊,四是碳交易市場板塊。


        白云峰介紹,國能中電能源集團致力于風/光/生物質聯合制儲氫碳中和循環利用,碳中和路徑主要由兩大板塊組成:一是生物質發酵,即利用秸稈及畜禽糞污生產天然氣、有機肥和綠色二氧化碳;二是利用“綠氫”、二氧化碳與催化劑合成“液態陽光”(甲醇)。其主要包括四大項目,分別為生物質項目、風力發電項目、制氫項目與液態陽光項目。


        液態陽光項目利用液態甲醇作為能源轉化載體,利用二氧化碳和水把不可儲存的能量轉換為化學能并以液體的形式存儲、載運,具有能量密度高、存儲性能好、運輸成本低、環境友好、二氧化碳排放低的優勢。


        不過,白云峰同時指出,該項目也面臨一系列問題:一是考慮到全國各地不同的資源稟賦,須制定不同方案;二是目前人們關于制氫的認知中主要是直接液化方案,而考慮到安全、經濟等因素,甲醇對中國來說是更好的方案;三是考慮成本問題,促進新能源的就地化消納。


        下一步,要對液態陽光本身的技術方案進一步優化,促進成本的降低,同時加大氫能源的使用,包括混合動力車的應用和研究等,另外還要加強甲醇工業化應用。


        20
        關鍵字:
        分享到:
        42K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河南街1102號國粹苑C座F4層4028室
        • Copyright @ 2010-2018 igea-un.org All Right Reserved
        • Powered by 北京市朝陽區國際綠色經濟協會
        • 京ICP備16051411號
        掃描二維碼
        欧美三级网址家庭|国产欧美性色福利站|国产品AA片爽爽视频|欧美做受视频大全免费播放

        <wbr id="4keg1"></wbr>
          1. <nav id="4keg1"></nav>